发布日期:2025-03-07 18:30 点击次数:189
清热解毒:能清除热毒,可用于治疗热毒蕴结所致的痈疽疔疖、丹毒、湿疹等,缓解红肿热痛、皮肤瘙痒等症状。
泻火平肝:有清泻肝火、平抑肝阳的作用,适用于肝火上炎或肝阳上亢引起的头痛眩晕、目赤肿痛等,能减轻头晕、目涩、视物不清等情况。
抗菌消炎:对金黄色葡萄球菌、白喉杆菌、痢疾杆菌等多种病菌及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,有助于治疗感染性疾病。
其他作用:还具有抗炎、抗氧化、镇痛活性,其水提取液对心血管系统有保护作用,能提高心输出量,增加心肌供氧量。
副作用损伤脾胃:野菊花性寒,脾胃虚寒者服用可能导致或加重腹痛、腹泻、畏寒等脾胃虚寒症状。
引起过敏:过敏体质者可能出现皮疹、瘙痒、呼吸困难等过敏反应。
其他不适:过量服用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、头晕、心悸等。
配伍炮制常见配伍:与蒲公英配伍,可增强泻火解毒、消肿行滞之力,用于治疗痈肿疔毒等;与夏枯草、决明子同用,能清肝明目,治疗目赤肿痛;与金银花、连翘等配伍,可疏风散热,用于外感风热。
炮制方法:秋、冬二季花初开放时采摘,晒干,或蒸后晒干。取原药材,除去杂质及梗、叶,筛去灰屑。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9-15 克。
外用:适量,煎汤外洗或制膏外涂。
主治病症及特殊功效疔疮痈肿:治疗热毒痈肿的常用药,可消散痈肿,防止热毒扩散,常与蒲公英、紫花地丁等组成五味消毒饮类方剂应用。
目赤肿痛:对肝火上炎或风热上攻所致的目赤肿痛效果良好,可单用或与夏枯草、桑叶等配伍,缓解目赤、涩痛等症状。
高血压病:对肝热型高血压有一定疗效,可扩张血管、降低血压,常与草决明等配伍,如野菊花、草决明各 15 克泡水代茶饮。
常用方剂五味消毒饮:由野菊花、金银花、蒲公英、紫花地丁、紫背天葵子组成,可清热解毒,消散疔疮,用于各种疔毒。
金黄洗肝汤:含野菊花、金银花、密蒙花、夏枯草等,可治疗风火相煽之目赤肿痛。
野菊花汤:由野菊花、一点红、金银花藤叶等组成,可用于治疗大、小叶性肺炎,支气管炎,阑尾炎及一般急性炎症疾病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